一则


拼音yī zé
注音一 ㄗㄜˊ

繁体一則
词性数量词

一则

词语解释

一则[ yī zé ]

⒈  犹言一方面。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。与“二则”、“三则”等连用,列举原因或理由。表数量。一项,一条。如:新闻一则;启事一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言一方面。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。

《论语·里仁》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,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
汉 王充 《论衡·量知》:“一则不能见是非,一则畏罚不敢直言。”
毛泽东 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四章:“保持较大一部分兵力于适当的机动地区,不要绝对地分散,一则便于应付可能的事变,一则使分散执行的任务有一个重心。”

⒉  与“二则”、“三则”等连用,列举原因或理由。

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:“《大学》诚意,看来有三样:一则内全无好善恶恶之实,而专事掩覆於外者,此不诚之尤也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﹝神仙﹞教我遇烦恼时,即把这词儿念念,一则散心,二则解困。”
巴金 《雾》六:“一则因为这件事很重要,二则他害怕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,所以他说话时不免现出激动的样子。”

⒊  表数量。一项,一条。

如:新闻一则;启事一则。

国语辞典

一则[ yī zé ]

⒈  一条、一项。

如:「一则新闻」、「一则广告」。

⒉  分条叙说数事时,用以表示第一条或并列的二条。

《论语·里仁》: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二十七回》:「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,一则宝玉不便,二则黛玉嫌疑。」

如:「便利超商有很多个好处:一则民生小用品齐全,二则价格合理公道,三则设置密度大,购买方便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则"的意思解释、一则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今天早晨广播电台报道了一则重大喜讯。

2.一百十九、两只橘子护着古老纯朴的传统,真是一则好读又耐人寻味的“清平乐”。

3.还有一次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,南京一时很久未出门的老夫妇兴致勃勃来到市区,准备好好看看家乡这几年来的变化,怎料因行动缓慢被走在身后的一位年轻市民拳脚踢和辱骂,气得老大悲愤欲绝,以头撞墙,在老伴的劝阻下,才颤抖着离开了这伤心之地。

4.在呼冤无门,走投无路之际,一天,他忽然看到报纸上一则关于林巧稚参加人大会议的消息,心想三姑或许可以帮他一点忙。

5.今愚仁叔三战三北,现在被逼枉死城内,闻老仁侄兵多将广,速于兴兵前来,一则报老仁侄不共戴天之仇,二则救愚仁叔旦夕必毙之命,岂非两全。

6.工作是一场累人的战斗,使精壮结实的身体一则以喜一则以惧,往往为之筋疲力尽。

7.据英国媒体报道,法国总统萨科齐儿时接拍的一则洗衣粉广告近日曝光。

8.二百十八、韦荣景近日,一则“广西某中学副校长对学生‘暴力剪发’”的新闻引发舆论高度关注。

9.今天我们学了自相矛盾这一则寓言讲的是楚国有个人卖盾和矛。

10.但一想到这只鸟是只幼鸟,它妈妈找不到小鸟一定很着急,小鸟也一定很想见着它的妈妈。一想到这,我就愁眉苦脸的。弄得我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啊!